近期,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仍處於高發期,不少人出現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和肌肉痛等症狀,然而,他們在家自測和就診檢測後卻發現甲流、乙流、支原體、新冠等全是陰性。怎麼會出現這種現象?


臨床症狀已出現但病原體檢查陰性的情況,推論有以下幾種可能。


錯過檢測“視窗期”


這意味著已經出現病原體感染,但由於採樣時間過早或過晚,錯過了檢驗“窗口期”,就會導致“假陰性”。例如,部分患者雖然發燒,卻仍處於感染初期,病毒還沒有出現大量繁殖,病毒載量不夠導致檢測不出來;部分患者發病多日因扛不住才去醫院檢測時,病毒載量又已下降,也可能表現為陰性。


取樣不合格


自測抗原時,採樣均由自己完成,如果操作不規範就可能出現「假陰性」結果。常見的甲流、乙流檢測,鼻拭子要深入鼻腔6cm左右,自測的新冠抗原鼻拭子也要至少深入3cm左右,若採樣深度不夠,或者拭子在鼻腔內旋轉力度不夠,以及鼻拭子被污染等情況,皆會影響檢測結果。


感染的並非甲流、乙流、


 支原體或新冠病毒


能引起類流感症狀的病原體種類很多,患者若感染了其他病原體,就需要特殊檢測方法,如血清學、抗體滴度等,才能檢測到。


醫生提醒,即便沒有查出確定的病原體,也可以先對症治療。不論哪一種呼吸道感染,對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來說,都還屬於自限性疾病,服用一些緩解症狀的藥物,以觀察監測為主,等待身體自行康復即可。若出現呼吸困難或氣促;經藥物治療後體溫仍持續高於38.5℃,且連續超過3天;原有潛在疾病明顯惡化且無法控制;兒童出現嗜睡、持續拒食、餵食困難、持續腹瀉或嘔吐等情況;孕婦出現頭痛、頭暈、心慌、憋氣等症狀,或腹痛、陰道出血或流液、胎動異常等情況則建議立即就醫。需要提醒的是,諸如頭孢、阿奇黴素等藥物屬處方藥,不建議自行購買服用。


對於市面上最近很受關注的抗流感藥物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,它們是不同化學結構的兩種抗病毒藥,作用機制不一樣,但均可用於治療甲流和乙流感染。在使用人群上,奧司他韋膠囊劑和顆粒劑可用於1歲以上兒童及成人,奧司他韋乾混懸劑的適用年齡較小,14天以上的新生兒即可使用。瑪巴洛沙韋目前只核准用於5歲以上兒童及成人。在確診感染甲流或乙流病毒後,仍建議諮詢專業人士後遵醫囑服用。


最後,醫師強調,孕婦、幼兒或老年病患應盡量避免在家中自行服藥,可到醫院透過血液常規化驗,綜合病史、接觸史找到可能的病因,並在醫師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,以防過度用藥產生不良反應。


許多人憂心家裡老人和小孩感染呼吸道疾病。那麼,老年人和兒童該如何做好防護呢?